川射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脱贫路上能人涌产业致富风帆扬 [复制链接]

1#
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326.html

脱贫路上能人涌
  产业致富风帆扬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

新闻提示:

5月22日至24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铜仁黔东南黔南联合*支部走进麻江县,开展“支部联建+新闻扶贫基层行”活动。

几天时间里,记者们深入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共和村、宣威镇光明村,深入采访*建引领下,乡村一线发展新风。

第一书记冷大令带着“以*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建”的工作思路,带领河坝村迸发“热”活力;80后夫妻杨军、胡昌霞夫妇8年创新传承,助力瑶族民族技艺枫香染产品变商品走出“深闺”;懒人脱贫典型曹明锋在帮扶干部的思想动员下,转变观念,摆脱了低保,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脱贫路上能人如潮涌。

“产销结合”蔬菜俏、养殖小区里有致富“大文章”、小蓝莓激活乡村“一池水”,乡村一个个产业崛起,扬起致富风帆。

“产销结合”蔬菜俏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 李卓檬

5月24日,美好地晨光中,麻江县龙山镇共和村蔬菜基地苏醒过来,绿绿的辣椒苗、青青的茄子苗在晨阳中舒展着小小的叶片,已结果的四季豆轻风中摇摆着,一切都显得喜悦和生动起来。

早上7点,69岁的李兴智老人就到了基地,比其他产业工人早了半个小时,作为基地田间管理员,老人总是胸怀强烈的责任感。

“每天都在这里,有时晚上也来。”李兴智老人说,自己是看着这个蔬菜基地一点一点变成今天这个规模的,基地不仅让部分村民们包括自己每月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致富希望。

共有户人的共和村,辖15个自然村寨21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将近一半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是很重的。”共和村村支书韦玉军说,年,经过重新选举、群众推选,他和蔡发波被分别推选为共和村村支书、村主任,开始带领共和村村民们战脱贫。

同为*员致富能人的两人,上任后放弃了自己原本一直打拼的红火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决心通过产业发展带领村民们奔富路。

“我们这里地势比较平缓,交通位置、气候条件都很好,很适宜发展蔬菜种植。”共和村村支书韦玉军说,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组建后,就开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发展蔬菜种植,实现“以销定产、产销结合”。

共和村村民们在蔬菜基地田间除草。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卓檬/摄

昔日的稻田、玉米地开始了变身,一个集中连片,占地面积达亩的蔬菜示范基地在共和村“出世”。

“这一季主要种的有辣椒、茄子,等收完了我们还要种红菜苔、莴笋,基本一年要种三季蔬菜,主要销往周边市场和学校。”共和村村主任蔡发波说,一年下来,一亩地的产值能达1万多元。这个基地一年总产值可达.9万元,助推贫困户42户人稳固提升经济收入。

在蔬菜基地发展建成气候后,共和村村两委班子“趁热打铁”,分别在年和年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们自主发展蔬菜产业。

“村民们可以根据各家情况自己种、自己销,如果有技术、销售这些方面的难题,我们随时帮助解决。”共和村村主任蔡发波说,通过建设蔬菜基地让村民们尝到产业发展“甜头”后,他们开始鼓励、引导村民们主动发展。

在蔬菜基地一旁,长势郁郁葱葱,已经挂果的两块四季豆种植地很是打眼。

正在地头摘去多余四季豆叶片的村民罗永召笑意盈盈地说,“这段时间都已经卖的一两千元了,这一亩地这一季四季豆卖四五千元不是问题。”

紧跟共和村蔬菜产业发展步伐,罗永召这两年种有辣椒、四季豆等几种蔬菜,每亩地的产出比以往种玉米、水稻多数倍。

共和村的村民们正在蔬菜基地田间除草。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卓檬/摄

“家里的田土一部分继续种了一些水稻,其它都来种蔬菜了,一年收入比以前多好几万。”罗永召说。

“对那些自己无力种植的村民,我们通过合作社高价把土地流转过来统一种植。”共和村村支书韦玉军说,一亩稻田的流转价为元,一亩土地的流转价为元,比其它地方的土地流转价高出几百元,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障村民们实现“旱涝保收”。

记者了解到,最近两年,在蔬菜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共和村蔬菜、蓝莓、菊花、中药材等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余亩。同时,该村还结合自身优势及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发展坝区农业亩,坝区种植有锌硒米、蓝莓、蔬菜、中药材,西瓜、精品水果等多种农业产业,涉及户、人(其中贫困户80户人),每亩产值平均可达元以上。

“发展坝区农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集中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发展优质稻、蔬菜、草本中药材等有市场需求的高效经济作物。二是能进行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从而获实行标准化生产。”共和村村主任蔡发波说。

养殖小区里的致富“大文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

5月24日清晨,薄薄的雾围绕着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猫耳屯河坝养殖小区,在清脆的鸟叫声中,雷国林和妻子杨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生活在这里的小区‘居民’——猪,做好服务。”雷国林一边告诉记者,一边一瘸一拐地走进饲料房,备好饲料,俩人打开了1号圈舍。“开饭咯!”雷国林一声吆喝,圈舍里立即响起了一阵小猪抢食的“哼哼哼”声音。

这头小猪,可是夫妻二人的宝贝,“我们承包了一号圈舍,每个月加起来有元工资,等猪卖了,每人还能拿到元的奖金,我家就指望他们脱贫呢。”雷国林笑着告诉记者。

雷国林和妻子杨萍在河坝养殖小区配药室配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摄

“就是啊。”看着白白壮壮的小猪,杨萍脸上笑意满满。“要不是这个养殖小区,我们两人还不晓得到哪里去找工作,也不晓得要好久才能脱贫哦。这里可藏着我们村的致富‘大文章’呢。”

村支书杨万芳告诉记者,这个让雷国林夫妇找到工作的养殖小区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年,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始修建的。”村支书杨万芳告诉记者。

村主任龙全成介绍,基地占地面积平方米,于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万。目前,共建有圈舍楼4栋、饲料房4栋、宿舍楼2栋、消毒房1栋、粪便处理房1栋,养殖规模为存栏头,年出栏头。同时,小区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最大化实现多方利益链接。

年,雷国林和妻子被*支部推荐到了养殖小区上班。公司负责人吴锡勇告诉记者,如今小区已经解决劳动力就业10人,其中贫困户6人,利益链接贫困户户,年产生纯利润30万元以上。

杨万芳(左)与雷国林(右)在配药室给小猪配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摄

不仅如此,不少群众还在小区学到了养殖技术,回家当起了养猪大户。河坝村村民杨代永就是其中之一。

年,杨代永和妻子莫光梅拿着在浙江打工十多年的40多万积蓄回到家乡,准备创业做点事情,“家里面老的老小的小,一是要回来照顾家人,二是不想永远在外打工。”

两人回家瞄准的产业就是养猪。“养猪有什么难的嘛,我们以前就养过的。”当年,杨代永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1亩多的圈舍,买来了4头母猪,专心养起了猪。

但不久之后,问题就来了,当年,母猪生的小猪仔,因为两人缺乏养殖技术,接连死了60多头。“小猪仔的损失,一年养猪的成本,再加上修猪圈的投入,十几年的积蓄大部分打了水漂,我心头痛啊。”杨代永意识到,还是学到技术才行。

于是年8月养殖小区投入使用的时候,杨代永立马申请到小区来上班。从预防猪的疾病、打疫苗、治病、保持圈舍卫生等,公司技术人员教得认真,杨代写学得认真。第一批猪出栏的时候,杨代永已经从养猪的“门外汉”变成了当地的“土专家”。

如今,杨代永用学到的技术在家养了多头猪,一年纯收入达20万元。不仅如此,村里的潘应和、杨兴成、杨勋祥3人在他的带动下,养起了猪,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吴锡永告诉记者,如今养殖小区已经带动全村发展生猪养殖户(养殖大户8户),其中贫困户户,户均增收元。

河坝村第一书记冷大令告诉记者,产业是农村脱贫的关键。除了河坝村养殖小区发展的养猪产业之外,村里还通过大力调整全村产业结构,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蓝莓、烤烟、辣椒、生猪养殖、稻田养鱼、油菜加工、枫香染刺绣、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数据显示,年,全村新增蓝莓种植80亩,辣椒亩,花生亩,太子参亩,菊花茶40亩,减少玉米种植亩。通过庭院经济,发展生猪集中养殖头,散养头,养肉牛头,鸡羽,蔬菜亩,户均增收0元以上。

小蓝莓激活乡村“一池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5月24日,麻江县龙山镇共和村村民何兴户一早就与母亲上山,在自家蓝莓地旁的公路边搭起简易货摊,摆上刚从地里采摘的一筐筐新鲜蓝莓,等待着游客前来购买。

当前,麻江蓝莓刚成熟上市,每斤最低价格在30元,最高可卖到70多元。何兴户有5亩蓝莓地,估计今年能收入三四万元。他说:“靠这个小果子,我们家已摆脱了贫困。”

5年前,当麻江县龙山镇大面积推广种植蓝莓的时候,何兴户的父母正如同他们的祖辈一样,精心侍弄着山坡上的四五亩玉米和红薯。他们不信,靠那种手头大的蓝色小果子就能脱贫。

何兴户的看法正好相反。山坡上那些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不管如何勤劳耕种,一家人还是过着苦日子。“早就该换一种方式耕种了!”

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派专人指导技术,何兴户家里的5亩地全部改种蓝莓。如今蓝莓相继进入丰产,手指头一般大小的蓝色小果,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给予山里人最丰厚的回报。

群众正在采摘蓝莓。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摄

“我们现在是站在绿山里,住在金山下。”何兴户手指对面山头笑着说。他所指之处,是翠绿的蓝莓园,镶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巨型大字。

据介绍,蓝莓起源于北美,为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它不仅是绿化环境、修复生态的理想树种,而且其果实被誉为“水果之王”,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位于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的麻江县,干净的土壤、水源和空气,加上90%的耕地为酸性土壤,为大面积种植蓝莓提供了良好环境。

该县从年引种栽培,至今蓝莓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占我国蓝莓种植面积的7%左右,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年,该县蓝莓鲜果产量吨,产值1.2亿元。

“小小蓝莓,链接三方,实现三变,为群众带来置业收入、就业收入、创业收入。”麻江县蓝莓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杨丰介绍。

该县通过全产业发展项目示范,辐射带动2多户农户自主发展蓝莓种植1.12万亩。何兴户家就是这其中的一户。

除带动创业,麻江还按“地租+保底分红”模式引导群众参与蓝莓产业,上万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培养名产业工人开展基地日常管护等工作,还带动多人通过临时就业增加收入。

宣威镇光明村是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村之一,面积达到多亩,其中有50多户种植大户,还有多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发展。

龙山镇共和村民何兴户和他的母亲正在地里采摘蓝莓。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摄

“蓝莓产业,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搭起创业致富的平台,更成为吸引企业的载体,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春池水,推动着脱贫振兴。”光明村*支部书记王庆说。

该村通过*建引领,*员示范,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蓝莓,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全村大多数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来源。记者见到,这几日光明村前来采购蓝莓的车辆络绎不绝,蓝莓经济十分活跃。

“麻江蓝莓历经了引种栽培、推广种植、提质增效三个发展阶段,在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下,实现了蓝莓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杨丰介绍。

该县还以国有麻江农文旅集团公司为主,新组建麻江蓝之灵子公司和麻江县蓝莓印象产业发展有限子公司,分别负责产业基地建设和产品销售,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储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物资采购的“六统”规范,推进产销衔接,实现蓝莓的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蓝莓产业不仅利益联结“三方”,还充分融合三产,形成了“农工一体、农旅融合、工旅互动,提一接二连三”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该县不断延伸蓝莓产业链,开发蓝莓酒、蓝莓饮料等20多种深加工产品。同时按照全域旅游、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初步形成集蓝莓育苗、种植加工、冷链储运、电子商务、市场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第一书记冷大令:

“冷”书记带头迸发“热”活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

“这几年,通过抓住*建扶贫这个牛鼻子,我们村里的变化简直就是翻天覆地。”5月23日下午,坐在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的村委会里,支部书记杨万芳笑着跟记者讲起了村里的发展故事。“但,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冷书记。别看他姓冷,他对村里的发展可一点不冷,是个个实打实的热心肠呢。”

杨万芳口中的“冷”书记,指的是圆脸、笑起来暖洋洋的80后第一书记冷大令。

年,在麻江县委组织部工作的冷大令抱着“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的想法,主动请缨到全县排名靠后的河坝村驻村,成了村里的第一书记。

美丽的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摄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4月21日,当他走进河坝村的时候,还是被村里的情况吓了一跳。“路上牛屎马粪到处都是,都没有地方下脚,村子脏兮兮的;村子偏远闭塞,没有产业,家家户户守着几亩薄田度日,没有发展动力;基层组织力量薄弱,集体经济为零。”

冷大令急了起来。“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如何带领一个贫困发生率将近50%的瑶族贫困村发展,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

“要先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支部。”冷大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组织建设,带领村两委确定了“以*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建”的工作思路,和“以发展村级经济为中心,以和谐稳定为保障”的工作目标。

与此同时,他积极申请项目资金30余万元,把村委会大楼修葺一新,还实行了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方便服务群众。“以前村委会破破烂烂的,我们来办事都找不到人,后来就不愿意来找村支两委办事了;现在这里房子新崭崭的,什么时候来都有村干部在,我们大事小事都爱来找村支两委帮忙。”村民曹明锋笑着告诉记者。

建强阵地,抓好组织建设,凝聚起人心只是第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打开群众的思路,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做事风风火火的冷大令决定从带领大家改变村容寨貌入手。

5月,在一次村民院坝会后,全村环境卫生挂末的山脚寨成了环境卫生整治的第一个试点。

冷大令带着村支两委找项目,村民投工投劳,大家积极行动了起来。“那段时间,寨子里老的小的,只要能动的都动起来了,当时不少村民白天参加环境整治,晚上带着头灯在田里栽秧,大家干劲可足了。”冷大令回忆说。

26岁的龙成甚至放弃了在浙江多元一个月的工作,专门回家干了两个多月,“因为不想自己的家乡一直脏乱差下去。”龙成笑着告诉记者。

就这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山脚寨焕然一新,并在随后的全县观摩活动中,成为环境卫士示范村寨,群众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

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美丽的人居环境。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梁晓琳/摄

趁热打铁,爱琢磨的冷大令和村支两委商量之后,于年9月,开起了驻村工作的第三步——开办脱贫夜校,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脱贫夜校主要就是给大家宣传国家政策和脱贫致富的技能,帮助大家真正富起来。”冷大令说。

“冷书记细心得很,从教我们写名字开始,一点一点地教我们东西。还请专家给我们讲危房改造、养老、合医和娃娃读书的好政策和养猪、种菜、种蓝莓等技术,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呢。”参加了脱贫夜校的村民曹明锋告诉记者。

如今,靠着在脱贫夜校学到的技能,曹明锋家养了10多头猪,还种起了蔬菜,去年就脱贫了。“现在脱贫夜校已经办了多期,培训了3多人次,带动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杨万芳告诉记者。

如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年的户1人减少到年的41户96人,贫困发生率由49.01%降至2.92%,顺利通过了省级第三方脱贫成效验收工作,并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州级、县级 “先进基层*组织”、“先进村”、*建扶贫“六好六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但冷大令说,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去年4月,村民用一纸按满红手印的申请书留下了我,我就要留下来和大家一起继续奋斗,共同开启乡村振兴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时代。”

夕阳西下,冷大令和记者挥手作别,转身大步走向村委会。今夜,他要和村支两委,开会讨论发展如何壮大村里的产业……。

致富带头人杨军、胡昌霞夫妇:

创新传承助“枫香染”出深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

5月23日,炙热明媚的阳光热烈地拥抱着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杨军和妻子胡昌霞早早就在门前坝子上架好了木架,杆子上,蓝底白花的桌布、床单、帽子或挂或夹,沐浴在阳光下。

“这些就是用我们枫香染做出来的,是不是很漂亮。”一身瑶族服饰的胡昌霞笑语晏晏。

瑶族群众占94%以上的河坝村,数百年来都传承着一项民族传统技艺——枫香染。

将枫香和牛油大约按3:7的比例混合,用小土碗盛装以文火煮熬熔化,置于盆装的木灰火以保恒温。待两种油香缓慢熔合后,就用竹制小蜡刀(自制)或用牛角制作的刀片蘸油绘制出蝴蝶、花鸟、虫兽等图案,再经蓝靛浸染、沸水脱油等工序,一块普通土白布就出现青底白花、蓝底白花,或青底蓝花等色彩对比鲜明的花纹图案,焕发出美丽独特的神韵。

胡昌霞展示用枫香染技艺制作的布料。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摄

在河坝村土生土长的杨军从小就对枫香染技艺不陌生,“我的母亲、奶奶、姑妈都会做,她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用这种技艺制作出来的。”杨军说,在河坝村,枫香染很常见,但大家都是用来制作自家穿戴用的。

和杨军结婚后,来自凯里市碧波镇的胡昌霞也对这项技艺很是喜欢。“这么好的东西,村里好多年轻人都不会做了,我觉得很可惜。”虽是外来媳妇,胡昌霞却对瑶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一门心思开始研究枫香染。

在跟随县、镇、村组织的外出学习团队学习几次后,这对“80后”夫妻俩打开了视野,开拓了眼界,决心好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我记得有次学习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师,她跟我们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年,夫妻俩成立了麻江县目前唯一一家从事瑶族民族工艺品开发加工的企业。

如何将产品变商品,夫妻俩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从年成立公司起,夫妻俩就做了分工,丈夫杨军在外做工程、做生意,赚来的钱全部贴补进枫香染商品研发中,并负责跑市场,妻子胡昌霞则主要着手研究枫香染技艺创新、商品研发。

时间转瞬就过了五六年,漫长的时间中两人的河坝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从3万增加到了50万元,但迟迟未见效益。

枫香染技艺展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摄

“能坚持就赢了。”抱着坚持到底的信念,夫妻俩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们手中也并非没有收获,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他们收获了枫香染外观设计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获得瑶族百褶裙制作方法、枫树脂染油的制作及染布方法,中草药材染布方法3项发明专利。

年,努力耕耘终见开花结果。

胡昌霞和丈夫杨军成功开发出枫香染提包、抱枕、围巾、帽子、衣服、笔袋、相框等多种商品,俏销上海、江苏等城市,年产值达到了三四十万元。

“最近手里就有一个上万元的单,前两天才给村民们做了一些培训,让他们一起来做。”胡昌霞说,这些年的坚持就是为了让河坝村的枫香染技艺走出“深闺”,走向市场,使其成为河坝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一项技能,所以每次接到订单,都会让村民们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来做,增加他们的收入。

“今年市场更好了。”胡昌霞说,今年1至5月,已实现产值20多万元,已有30多户贫困户加入订单制作行列。

下午,河坝村两名枫香染县级传承人到了杨军家,一起交流制作技艺。最近,胡昌霞正试着在羊毛、娟、丝、雪纺等能染色的布料上使用上枫香染,“失败了也没关系,多尝试一下,成功了市场就更广一些。”胡昌霞说。

大门前,杨军在废旧炒锅里用木灰火温着一个小土碗,里面枫香树脂混合牛油熬制成的特殊涂料一点一点融化,看着差不多了,杨军在堂屋门口倒扣着一张小板凳,架上温着枫香染涂料的锅,胡昌霞和两名枫香染传承人各自拿着竹制小蜡刀在纱绢上一笔一画勾勒起来,阳光斜斜照在她们身上,时光美好如许。

“他们有很多新想法,很多新尝试,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大。”两名枫香染县级传承人都说以后也要多研究出枫香染新商品,走向市场。

“踏踏实实一直做下去。”胡昌霞说,以后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技艺能力,也希望村民们能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大家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并以此致富。

“懒人脱贫”曹明锋:

靠自己双手脱贫的滋味好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自从开始养猪,曹明锋一门心思就没在别处。每天不管多晚、多累,也要把圈舍清扫干净了再睡觉。河坝村民都夸赞:“曹明锋,勤快!”

但过去几十年,从没人这样夸过曹明锋。他家的4亩地里,稀稀疏疏长着几棵水稻和玉米,每年开春就已揭不开锅盖,只能等待政府送来救济粮,不够的便向亲戚借。

吃不饱,也没好房住。曹家的老木房子,连曹明锋自己都记不清楚已住了多少代人、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几个根柱子腐烂了,好像随时要塌掉一样。

曹明锋的两个女儿,上学的开支,也全都是从他的在外务工的两个姐姐家借来的。

穷则思变,但曹明锋可没这样想过!年,曹明锋家被河坝村纳入精准扶贫户,同时还享受低保。他认为,有政府扶持就够了。

曹明锋正在给猪喂食。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摄

河坝村是麻江县委组织部的结对帮扶村。麻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陆居超多次来到曹明锋家,先后动员曹明锋养鱼、养鸭、种中药材,他都以“没本钱”为由拒绝了。

“没有本钱,我们帮助你贷贷款。”不料,曹明锋却拍着胸脯激动地说:“领导,虽然我家穷,但祖祖辈辈从来没欠过贷款!”

听到这句话,陆居超心头沉甸甸的。他说:“扶贫先扶志,要改变河坝村的贫困面貌,首先要转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

地处黔东南麻江县龙山乡的河坝村,过去是一个十分封闭瑶族聚居村寨。很多年长的村民没上过学,很多村民一辈子也没出过乡镇,贫困世代传递。

对此,河坝村脱贫攻坚小分队创新开办“脱贫夜校”培训班,为村民讲文化知识、扶贫政策、传授种植养殖等发展技巧。

在帮扶干部动员下,曹明锋去“夜校”上了几堂课,思想开始有了转变。陆居超带着酒和肉,再次来到曹明锋家。“老曹啊,我看你家门前这块地,建个小型养猪场很合适!”吃着饭,聊开了,陆居超试探性地说。

“我也想干点产业!”曹明锋终于松口了,驻村干部立马行动,为曹明锋协调解决3万元低息贷款,帮助他修好圈舍购来12头猪仔,同时还动员他种了2亩地的辣椒。

去年,曹明锋养猪就赚了6万元。帮扶干部为争取来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加上他赚来的钱,拆掉老木房,建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

曹明锋指着大门上的对联激动地说:*的政策好,让我家成功脱了贫。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摄

曹明锋新房子的院子外墙,有一幅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小学一年级也没上完的他,认得每一个字。他手指标语,一字一字地念道:“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如今除了养猪,曹明锋还养了2头牛、1匹马,更租来6亩多地种植蔬菜。他的妻子不时在村里的蓝莓基地上班,一年也能挣五六千元。“以前养一头猪都觉得累,现在我还想多养几头呢!”

到今年,曹明锋不仅偿还了起初养猪借的3万元贷款,还清了多年来从两个姐姐家借来的钱,还在新楼上又加了一层。他说:“不需要低保了,我家去年就脱贫了!”

“现在村里的发展,曹明锋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河坝村*支部书记杨万芳说,过去村里像曹明锋这样的“懒人”有几十户,而现在像曹明锋这样思想积极、勤劳朴实的人越来越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